文旅教育
健康

韩艺:当生命濒临死亡边缘 我们挺身而出

2025-02-14 14:20:22 来源:中国政廉网

编辑:闫乃军 浏览量:140807

中国政廉网黑龙江讯(蔡增蕊  陆铁男):“重症医学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,而战胜挑战带来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韩艺教授感叹,从医至今,她经历了太多的挫折、失败,乃至痛苦,但是回首往昔,她感到经受的一切都是值得的,是令她感到光荣与自豪的。

   韩艺教授的医学之路始于家庭的耳濡目染,成长于挫折中的坚韧不拔,发光于医教研的多重突破。  毅然选择重症医学我的父亲与哥哥都是医生,我母亲的身体状况不太好,家庭环境使我从小就对医学有深刻体会。对韩艺教授来说,医学的种子从小就在她心中埋下。学医时,她本来是心内科博士,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进入重症医学科工作,这段经历令她产生了强烈的职业成就感,于是毅然决然选择从事重症医学。

        “重症医学不仅离死亡特别近,而且离成功挽救也特别近。她表示,没有哪个生命如此濒临死亡边缘,而重症医学医生能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挽救患者,甚至起死回生,这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。

   1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韩艺教授

   在刚进入重症医学领域时,韩艺教授感到的挫败感远远多于成就感。由于重症医学科的患者病情往往极其危重,而她那时刚刚进入临床,诊疗技术还不够全面,入科当天稍感惶恐。病区老师一句鼓励:别人都管得好,你一个博士,有什么好怕的,只管放手去做,只要认真负责,肯定也能做好!一句不经意的鼓励成为她信心的起点。经过数年的磨砺,她终于能在面对各种复杂病情时临危不惧、迅速判断,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重症医学医生。

   虽然挽救患者带来的成就感是巨大的,但医学生的培养过程是漫长的、严苛的,甚至还得一度忍受贫穷、寂寞和痛苦。韩艺教授坦言,曾经我甚至想过放弃从医。因为医学临床与研究工作极其艰苦、孤单,而且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,但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给予我很大的鼓励,他鼓励我坚持做医生、做研究、攻读博士,才使得我最终踏上了重症医学这条路。

2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坚持仁心仁术与突破创新

   从医近二十载,韩艺教授在临床上始终秉承仁心仁术的理念,通过创新诊疗技术与模式,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。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,她带领重症医学团队开展医疗新技术,包括清醒体外膜肺氧合(ECMO)、体外二氧化碳清除等,精准把握急救指征和时机,年接诊危重症患者5000余例,急诊患者1000余例,为全省危重患者的救治做出重要贡献。

   同时,她带领省内首个转运ECMO重症医疗团队,积极转运并救治省内外危重患者,因此荣膺哈尔滨医科大学青年五四奖章。为在区域内推广诊疗新技术,她多次开展基层培训、重症义诊、多学科会诊等活动,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,扩大区域医联体的影响力,助推当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与发展。

3.jpg

   在科研方面,韩艺教授坚持贯彻突破创新的原则。在心血管重症的临床管理与机制研究领域,她发现主动脉瘤、心肌肥厚及心衰病理状态下,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起重要作用,而且可能以非依赖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直接逆向调控蛋白自身RNA编辑。这一发现为中心法则提供了重要补充,揭示了蛋白质和RNA之间相互作用的新层面,为理解细胞生物学和疾病治疗提供了全新视角。她介绍,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,我们发现系列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主动脉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,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靶点和候选药物。

   此外,她还带领团队建立了心血管重症,特别是主动脉瘤的数字孪生模型,努力实现智能化核心指标识别、检查项目规划、危险程度评估、诊疗计划制定、手术模式演练以及医疗案例复盘等,积极推进精准医疗和数字医疗发展。

由于相关研究成果的突出贡献,她先后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,以及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两项。

4.jpg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为人才培养倾尽心血

   近年来,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,学科拓展了医疗领域,提升了重症监护技术,增强了科室的综合诊疗能力。除设备更新,我们还非常注重人才培养,特别是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培养,努力传承重症医学的学科文化。韩艺教授强调,医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,更要具备责任感、正义感和担当精神,这些品质对医生的成长至关重要。

   作为哈尔滨医科大学模范教师,韩艺教授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心血。她主张创新理念与资源共享,并计划通过建立虚拟教研室,引入全国顶尖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,让本地学生接受多元化教学方式。我们承担了国家级教学项目,希望能够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和技术,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,同时促进教师团队之间的交流和提升。她指出。

   重症医学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学科,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未来的重症医学不仅依赖医生的判断,还会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诊疗效果,特别是在疾病监测和治疗干预上,智能技术将成为常态。韩艺教授表示,通过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诊疗,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病情并进行及时干预。这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,还能大幅减轻医生的工作量。对于未来的学科建设,韩艺教授表示将主要在三方面发力:一是提高诊疗技术,推动实现精准医疗和智慧医疗;二是创新科研工作,深入医疗技术的智能化与数字化研究;三是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培养更多的重症医学人才,建设高水平的重症医疗团队。

   重症医学是一项充满付出与荣誉的事业。无论是临床救治,还是科研创新,亦或是人才培养,每一项都离不开强烈的责任感与长年累月的辛勤工作。从求学之路的艰辛,到如今临床诊疗的突破,以及科研创新与教学改革,韩艺教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重症医师的职业信念与坚守。这份信念不仅推动了学科的进步,也使重症医学学科文化薪火相传,激励着一代代重症医医生挽救生命于垂危。


Copyright © 2024 中国政廉网版权所有 电话:010-66095060 13910750371 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

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:京ICP备2024067914号-1